李苦禅先生的人品是出了名的好,他是当代公认的近现代绘画大师。如今,在诸多的恩师中,范曾谈论最多的就是李苦禅先生。这也应该是苦老的人品好,气节高,绘画水平与当前的绘画市场都相当不错的原因吧。有这样的老师,哪个学生不愿意谈呢?对范曾而言,谈的不是寂寞,而是面子。像他这样一位人品、画品都有问题的问题画家,不找一位德高望重的好老师炫耀下,怎么能够给自己漂白呢?
范曾批斗沈从文的事情,我在前面已经澄清了,想必大家对范曾欺师灭祖、过河拆桥的真面目有了一些了解。事实上,现在的范曾,只要说哪位恩师的好话最多,那么他过去,揭露、指责这位恩师的“坏”,也最多。范曾这么做的原因,只是掩盖真相,伪善其身,如此伎俩,弄巧成拙,欲盖弥彰罢了。
读过《范曾自述》、《大匠之路,范曾画传》的人都会骂娘,为什么呢?原因是这两本书里面几乎所有的内容全是假的,捏造的,特别是花大篇幅文字写的东西。真是用心良苦啊。我写《范曾真相》这本书,也是针对范曾的这两本书而对应来揭穿范曾的。
范曾在其自述《忧思难忘说沈老》(《范曾自述》第258页)一章里,将他和沈从文的关系写的非常融洽,非常密切。字里行间,把他自己写成了一位才华横溢,让人折服、赏识的,信任的朋友。还颠倒是非,捏造了他在“文革”期间,处处为沈老着想,也处处忠于沈老,保护沈老。这貌似天高地厚的情义,其实只是一个骗子的谎言。他在《我的自述》第23页里,有这样一句话:“李苦禅先生是我最爱的。他曾不止一次对人说,在几十年的大学教学中,最好的学生是范曾。他一生出过的一本唯一的大画册《李苦禅画集》的序言,便是苦禅先生命我写的。”那么,接下来,就让我来说出一个事实吧,一个关于范曾欺师灭祖的事实,一个关于范曾让恩师死不瞑目的事实,一个关于范曾被逐出师门的事实。
首先声明,以下真相,皆是当时现场的当事人,也皆是苦老的学生。
一次,我去拜访吴老先生(他曾经是苦老去世后的扶灵人之一),说起关于范曾被逐出师门的事情,吴老先生这样给我讲:“八十年代初的一天,单昭祥先生在我的陪同下拜访完董寿平、黄胄等老先生后,去拜访苦老(李苦禅先生)。刚到苦老家,还没坐稳,就看出了苦老很不高兴,心情很差。单老急忙问怎么回事,苦老气得半天都说不出话来,非常生气地说:‘你认不认识有个叫范曾的画家’?单老一听事情不好,心想范曾这家伙肯定又踩踏了老师,然后说‘据说是你的学生’?苦老开门见山就骂道:‘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越骂越气,给单老足足骂了几个小时”。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当时范曾的画价已经卖到一尺七元,和苦老、董寿平等老先生的一样高,就得意忘形了。见了恩师苦老,不再喊老师,而直接拍着苦老的肩膀喊“苦禅”。并且总是摆出一幅盛气凌人相,对苦老指手画脚,带有指责,长此以往,就给苦老带来了极大的伤害。所以,苦老也最终选择了在离世前的最后时刻,立下口头遗嘱:“没有范曾这个学生”。特意交代:“死了别让范曾扶灵”。古语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可以想象,范曾对恩师的伤害是何等严重。
苦老去世的那一天,葬礼是按照国家首长的规格办的,场面极为壮观。政界高层、艺术界权威,以及各界有头有脸的大人物都来了,现场甚至出动了武警警卫。这场面,范曾哪能耐得住寂寞,所以也来了,拿出了其搞“运动”的表演天赋,在门外哭得“惊天动地”。但苦老的老伴、子女、以及学生为了遵苦老的遗嘱,拒绝他给苦老扶灵。万兆元(已故)先生一看,范曾一个人在门外哭闹,场面很尴尬,死不罢休的样子会影响葬礼秩序,就让范曾参加了苦老的葬礼。
范曾在他的自述里还说,他给苦老的画集写了序,并且说苦老喜欢他的文笔。其实在当时,他强烈要求要给苦老写,苦老就给了他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毕竟是老师嘛,这么大的名气,让学生出人头地,提拔下,也是一种爱心。但是,这画集的序言,苦老在最后还真没让范曾写。据龚老先生回忆:“当时苦老病了,我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负责给苦老出画集,一天,苦老让他的儿子李燕来找我,说苦老交代,画集别让范曾写序了。”这样看来,苦老是拒绝了范曾写序,在最后。
第七篇:
范曾叛逃,某首长怒骂:毫无人格毫无国格




范曾之所以这么火,火就火在了叛国上。正因为是全国人民对叛国者的咬牙切齿,所以才能将他的名字刻骨铭心。范曾之所以是范曾,他的另类,就是敢于挑战民族的感情,敢于挑战国家的利益。在民族与国家危难之时,他变卖了这两者,仅仅只是为了出名,为了出风头,为了达到他个人不可告人的目的。
作为中国人,你可以不是党员,也可以退党,这是你的自由,但当你对现状不满,或者无力改变的情况下,你可以选择隐退,但绝对不能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叛国,国家利益就是民族利益。像范曾这类人,在当时,就站在了中华民族的对立面,与人民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