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最新动态:中国文联党组通知要求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北国画家岭南韵
来源:艺术家提供 | 作者:张连珠 | 发布时间: 2015-10-22 | 2290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年到莲池看画展,可谓多多。可是,往日的画展,看到的多是红火奔放、纯朴厚重的北国情致,而这次看张连珠画展,迎面看来的却是一派清新淡雅、疏朗简率的江南风韵,画界称这是“岭南派”画法。
     何谓“岭南派”画法?一同看画展的画界人士说,清末民初的时候,广东成为“开风气之先”的地方,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画家大胆融合中国画的传统和西洋画技 法,创作出一种独具风格的中国画。这种画,用笔简洁,敷色轻淡,工笔和写意兼备,构图也不循常规,景物具有岭南(即大庚岭等五岭之南)的特色,故而人们称 这些画家为“岭南画派”。当时成就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是高仑(字剑父),被称为“岭南画派”的领袖。代表人物有高奇峰、陈树人等。
     再度观赏展室的画作,一幅幅画作构图确实新颖,呈现着一派南国田园气息。再看那一只只禽鸟,其眼、喙多很工细,着色也较浓重,而其他部位则用笔简,敷色 淡,故而神韵突出。他画的竹,多粗壮,重画节,极少有枝叶,从而不难领悟画家重在“高风亮节”的创意。就是画梅花,亦多画白梅,且枝干多用减笔,花朵浅淡 稀疏。在那幅《老圃秋千图》上,艺术家蓝玉崧先生题曰:“连珠画宗岭南,其灵动洒脱处直逼剑父,于粤中诸贤中多无让焉。”
     最具特色的是那幅《双虎图》。虎为百兽之王,画虎者多突出其雄健猛烈。而张连珠的双虎却别其创意:一虎细眯着眼睛侧身而卧,一虎顺势侧立其身旁。画的右 上角凭空挂着一轮明月,月下那几株矮矮的山树,无花无叶,避免让红花绿叶冲淡月下双虎偎依相伴的主题。张连珠介绍说,虎是“占山为王”,平时雌雄并不在一 个山头上,只有在性爱的时候才相会在一起,彼此才变得斯文和温顺。
     在观赏中笔者还发现,张连珠的作品多有写秋之作。写向日葵,他画秋高叶裹花色淡的景致,写荷塘莲花,多是秋后的残荷。你看那幅《擎雨摇风》,一硕大荷叶 充满大半个画幅,另一小叶相伴在侧,其间高高挺立着一柄莲蓬,可是荷叶已近衰老枯黄,莲蓬也散乱脱落,唯有那只绿色的螳螂尚炫耀着生机。特别是那幅《花露 空远》画,画上只有几株已经落叶的杨柳,再就是淡淡的山,静静的水,远天高空几只飞鸣的雁。此画博得艺术大师刘开渠先生满心喜欢,在画上题曰:“其画境高 旷,兹题以志欣赏。”
     画家为何钟情写秋呢?张连珠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自己也到了“秋季”的年龄,意在自励多有些收获。更主要的是,秋天色彩最丰富,也最能展现自己的艺术风格。
     张连珠是保定人,过继叔婶后方移籍北京的。他那健壮的身躯,乌黑的短发,方正的脸庞,无不透着北方男子汉的气质。真是令人难以理解,一位北方汉子为何成 了岭南派画家呢?他自己说:“虽说过继给叔婶,但自己总觉得寄人篱下,日子久了就养成了一种拘谨内向的性格。自己在中学时代就跟吴江老师学画,在北大荒农 场还曾得到著名作家丁玲等人的鼓励和举荐,但艺术提高总是不尽如人意,后来意识到,红花热闹的艺术风格似乎不适合我。”从北大荒回来后,他私淑赵少昂,研 习岭南花鸟画,兼作写意山水。先后得到许麟芦、郭传璋、黄苗子、刘开渠等先生指导,得到岭南画派真传。他的作品多次参加书画大展和入选名家名典丛书,大幅 画作《欣欣向荣》被中南海收藏。现在是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副教授。这次来保定办画展,即是对家乡父老的一次回报。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合作出版刊物


§友情链接§
中国书法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