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最新动态:中国文联党组通知要求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传统与创新,色彩与水墨的运用
来源: | 作者:baozhentang | 发布时间: 2017-12-05 | 883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花鸟画在世界艺坛独树一帜,具有深厚的根底和优秀的传统,是中国艺术的魂宝。当代社会审美意识的飞速发展,必将包括花鸟画在内的中国艺术面临着一个飞跃发展的新时期。“继古创新”会将是中国花鸟画家的首要工作。

杨谷标是一位勤奋却很有才华的画家,几十年来无论环境如何改变生活如何艰辛,都未曾动摇他对绘画艺术的追求。年幼时,其祖父经营丝绸业,在宽大的客厅中常悬挂着大幅山水或花鸟画,东西两边的红木椅上方都是条幅书法立轴,耳濡目染从小便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初中时,杨谷标参加校美术写生班每每对盆花写生用心至极。然后又去之江高等艺术学校学习素描色彩两年,风雨无阻。继而又进入当时唯一的一所浙江名革创办的逸仙美术学校学习中国花鸟画。校长由书法家沙孟海兼任,副校长是中国美院教授朱恒。学校虽规模不大,但许多书画名家都在此授过课,由此奠定了杨谷标良好的美术基础。

80年代初先生进中国美院国画系深造,致力研习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等大师画风画法,师从名家朱颖人,叶尚青教授门下,擅长写意花鸟画。在美院就读时,看到了很多绘画精品,古今中外的大师杰作,中国几千年的国画宝藏,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名师的指点犹如润物细无声般的给自己在艺术绘画中增添了丰富滋润的养料。在诸多名师身上不仅学到了高超的绘画技艺,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做一个艺术家具有的学养、品德、素质,对艺术的执着和追求,刻苦勤奋的学态,持之以恒的精神。

中国画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大师虽屈指可数,但画家层出不穷数不胜数。绘画的风格也各不相同,但要在如林的艺海中脱颖而出,必须走自己的绘画创作道路,古人的名作流传下来很多,只要多用点功夫临摹揣测,传统肯定能回到以前的水平,难的还是创新。“艺术为思想意识之产物”画家画画取法与自然素材,但还要结合艺术家的思想、学养、天赋与技法融为一身去表现艺术。 学画时须懂得古人理法亦须懂得自然理法,而绘画时须舍得自然理 法,舍得古人理法而去进行自我创造。林风眠先生说:“我觉得一个从事艺术工作的人应当从各方面吸收,应当研究古代的东西如汉代、唐宋的东西,民间的东西,要去研究它吸收它,这些都是用之不尽的。”潘天寿先生说:“中国画的创新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传统的下功 夫刻苦磨练,另一方面必须创作新东西,既要有时代性又要有个性。”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己沿袭千年,风格应该可以改变。杨谷标先生所画 的花鸟画即重传统又不乏创新意识。“百花百鸟图”水墨画“寂静的山林”直至历时数年画成的千树梅花百只八哥,花鸟山水相结合的 25米长卷“梅花鸲鹆图”可见对传统技法用力之勤。先生画过许多 生动的水墨花鸟画,有时将传统水墨用之极妙。2012年在杭州恒盧艺术馆举办的“黑白人生,彩墨世界”杨谷标花鸟画展上“燕子声声里”“深秋”“雪霁”等水墨杰作,凡前景之鸟全用浓墨画出,而中景用较淡墨衬以各种花卉、丛林,远景则用几乎是清澈见底的极淡墨铺出溪涧、山峦、草坪、湖泊等,幅幅画面给人以空旷、深远、朦胧、清澈又却能层次分明。而更大胆的是画家将水墨花鸟画融入夜景,四尺斗方作品“富贵春色”“凝视”“芦塘清韵”“清池双鹭”等称之为月夜系列花鸟作品观后令人拍案叫绝,幅幅构图饱满技法大胆,笔法 密不容针,以浓衬淡在大片墨色中留一亮点,酷似黄宾虹先生的宿墨山水,生动地描绘出夜幕中的百鸟在微风中激情涌动。

建党八十周年献礼作品“家园”建国五十周年大型画册入载作品 “花魂”“溪涧月色”“艳阳秋高图”“满树银杏添秋色”“翠毫夜湿天香露”以及“版纳风情”等作品均是杨谷标近年来苦苦探索花鸟画创新之力作。在这些作品中画家力求用笔坚挺,造型准确生动,而往往在传统笔墨上铺以西画的点彩,使之浑然一体,没骨用粉绘出花鸟并引入彩墨山水,白色的鸟和白色的花卉在重彩重墨的衬托中栩栩如生,强烈而具有现代气息。

色彩并不是西方绘画的专利,也不必成为中国画的禁区。我们不能否定水墨为主的画法,但允许百花齐放希望能听到中国花鸟画在新世纪更能奏出华彩乐章。绘画用粉古已有之,但明清文人画兴起以后,重水墨而轻丹粉,粉法逐衰,直至近代任伯年、张书旅才重新将粉用到写意画上。如张书旅将粉绘在有色仿古宣上较多,任伯年则常在花卉或少数鸟上用粉冲绘,其他更多的则是仅作掉色破彩之用。而杨谷标所画的白鹭、白鸽、白鹰等却使人耳目一新,先生用粉如同写意笔墨,有笔触见浓淡,造型生动而有又简洁分明。“溪涧月色”堪称这 种创作技法的代表,该图背景是一片灌木丛,笔线爽到,穿插有致,丛林后边透出一团月色,下部以焦墨渴笔写出涧石连皱带擦墨上擦青坚硬厚重,全图背景又以淡墨渲染,突出了鸽子的亮丽,只留下一条溪涧淙淙有声。“双鹤同春孤山情”中画家画的白鹤用白粉勾点出仙鹤羽毛,细腻处不板滞,阔笔处不凌乱,准确生动颇具质感。“艳阳秋高图”画白鸡时用铅粉写出白鸡的片片羽翼,笔触大胆犹如用墨般轻松,雄鸡的尾羽穿插自如,坚挺的羽毛方显雄鸡的英雄本色,如此母鸡更显得其特有的温和亲切。“英风卓立”的白鹰用丹粉绘成的雄鹰造型准确神态生动,气势恢宏的笔笔羽翅似横扫千军,细腻而厚重的笔笔鸟身如万磊叠石。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合作出版刊物


§友情链接§
中国书法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