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YYYY年MM月DD日 H:mm:ss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点此返回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翟鹰艺术中心
首页
艺术简介
作品
艺术资讯
留言
难忘与纪念--写在冯宗祥老师纪念画展开展前夕
来源:
艺术家提供
|
作者:
杨炳湘
|
发布时间:
2016-01-04
|
3226
次浏览
|
分享到:
几十年岁月流逝,时间的长河会冲淡早年的记忆,但是,总有一些深刻难忘的人和事在脑海里沉淀下来。
邻水中学,有初中部和高中部,是邻水县的顶级学府。其升学率、教学水平、师资力量在四川省都是名列前茅,为国家级示范名校。
在我的记忆里,过去的邻中校园很大,在县城南边,依山傍水,景色优美。大大小小的花园里长着各种花草树木,法国梧桐一排一排,犹如列队的武士,把校园装点得既生动又肃穆。特别是晚上,淡黄色的路灯照映着学校林荫道的绿色树冠,以及那些奇花异草,一丛一丛,婀娜多姿,色彩奇幻,如同仙景一般。
学校里师资整肃,老师们才学出众。仅邻中图书馆的藏书就有近三万册,足够我们课余时间尽情阅览。
冯宗祥老师是邻中的美术老师。
冯老师为人洒脱大度,谦和文雅,平易近人,在学生眼中很有老师的风范和尊严。冯老师是解放前夕从重庆西南美专毕业的高才生,著名画家,以中国花鸟画见长。他学识渊博,不仅画得好,钢琴弹得好,还写得一手好字。他在全国性报刊发表过作品,参加过多种大型画展并举办个人画展。
常言道:“画如其人”,冯老师的画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功底深厚,构思巧妙,笔墨精湛,技巧娴熟。他的作品有很强的形式感、音乐韵侓感,清新典雅,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因此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我早年是邻中的学生,也是冯老师的学生。
我是四川邻水么滩人,自幼对连环画、年画和图书着迷,喜欢画村里的房子、山上的树和小鸟,小学期间能画小的生活场景画,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我考到邻中以后,班里画黑板报的事就成了我的事,这也因此引起了冯老师的关注。很快,在冯老师的主持下,学校成立了美术组。美术组共有三个人,除了我这个女生,还有两个男生。有个男生叫钱赤兵,据说后来也当了美术老师。
除了正常的美术课,冯老师又每周为我们美术组的同学多上两节课,给我们传授中西绘画的基础知识。他教我们画素描、色彩、国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画,总之是不拘画种,将他所知所学毫无保留教给我们。除了言传,还亲手绘画演示,并且把自己的美术书籍借给我们看,使我们的绘画能力迅速得以提高。
我们美术组在学校的任务,就是在冯老师的指导下,画学校的板报和墙报。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非常好的教学方式。
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冯老师为我们讲的一节素描课。他讲了“三停五眼”、“立七坐五盘三半”这样一些基础知识以后,也许是怕我们觉得应用起来太麻烦,或者认为自己还没讲深讲透,于是讲了一句看似平常,却十分重要的话。他说:不是要用尺子量,感觉行了就行了。这句话绝对专业,绝对经典!很多年过去了,老师讲过的很多话不再清晰,这句话却让我铭刻在心,受益匪浅。我要说的是,单这一句话,就足以在我心中树立起老师的崇高—一座永远的丰碑!
冯老师有个学生叫王叠泉,在四川美术学院当老师。有一次他回邻水探亲,冯老师就把我的画拿给他看。那时侯我正上高中,他说我当时的水平相当于他们美院一、二年级学生的水平,他和冯老师都有意让我高中毕业去报考美院。不巧的是,后来因为文化大革命学校停止招生,这事也就无从说起了。
然而,正是因为墙报上的画,我被部队招兵的首长选中,得以到部队去画画,从此开始了我的绘画生涯。
我入伍参加工作以后,我们师生之间还保持着联系。我每次回四川探望父母,只要转道邻水,就会去看望冯老师。冯老师和师母总是给予很好的款待,并且把他的画拿出来看,有时还悬挂起来让我们欣赏。
有一次,我回家路过达州,刚下火车天就黑了。当天的长途汽车已经停运。我匆匆找旅馆住下,收拾妥当准备休息。想到冯老师的小儿子冯建初在达州,觉得还是要给他打个电话,告诉他我第二天回邻水。建初让我到他们家里住,我说已经住下了,住宿费都交了,天也晚了,不打搅了。谁知没过多久,建初竟然到旅馆来了,一定要我上家去,不去不行,说他父亲交代过的。推辞不过,只能去。
建初一家三口十分热情,让我住最大最好的房间,吃最可口的饭菜,第二天还必须再待一天。真情厚谊,让人感动不已!
在达州,我看到了渠江的壮阔,渠江水的清远流长,以及渠江大桥的高大宏伟……同时,也进一步认识了冯老师。冯老师是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和关照,他的孩子也是把我们当兄弟姐妹一样对待。冯老师不仅是一位好老师,也的确是一位好父亲,他的孩子们个个懂礼貌,有教养,正直善良,才华横溢。晓阳是个音乐奇才,建初在美术和音乐两方面都才学出众,有自己永不止步的艺术追求和可喜成果,大姐冯玲、小妹冯李和小乐在各自的人生中也都有各自不俗的追求和建树。
冯老师已经仙逝多年,他的孩子们出于对父亲的思念和崇敬,发扬中华民族至仁至孝的文化传统,为冯老师举办画展并出书纪念,同时,也为我们这些冯老师的学生提供了表达感激之情的机会,确实让人不胜感慨!
让我们永远记住和感念我们的老师,记住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
上一篇:
画为心象,气格为上
下一篇:
我认识的吴冠中先生
翟鹰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北京服装学院造型艺术系绘画专业教授
研究生导师
手机扫码进入微网站
百家争鸣
、
百花齐放
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