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艺术精品之国画·世界第一熊猫长卷
长达16米、绘画了百只国宝熊猫的《四季生态百宝图》是世界熊猫第一长卷,堪称国画熊猫的“清明上河图”,出自著名艺术家、美术教育家、杰出的大熊猫画家马高骧之手。此次马高骧教授的另一幅精品力作大熊猫国画《救救我》,入选“2014全球十大熊猫艺术精品”,将在2014中国(成都)熊猫嘉年华暨首届熊猫艺术节期间(正月初一—初七)与蓉城市民见面。
四川美院结缘国宝 画熊猫自然环保为基点
1957年,马高骧从故乡云南石林考入四川美术学院,由此也成就了他与国宝大熊猫的缘分。书香门第出身的马高骧从孩提时便耳濡目染中华传统文化,这也为他今后艺术创作风格的形成埋下深深伏笔。在学习及任教期间,马高骧怀着对国宝大熊猫的热爱以及艺术教育的需要,踏遍了巴山蜀水,云贵川藏高原,多次到熊猫故乡卧龙、九寨、邛崃、雅安、岷江流域等地采风、写生,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素材。他还深入少数民族地区,亲历或耳闻了熊猫与村民友好相处或惨遭杀戮的种种事件,强烈地感受到在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自然环境、动物与人之间相互关联、相互羁绊的复杂关系,并最终成为坚持以环保生态为创作基点的画家。通过亲力亲为,马高骧深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对于自然及物种的重要,也因此形成了他以自然环保为基点的创作特点,描绘了一幅幅大熊猫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图景。在此次展出的作品《救救我》中,马高骧将野生大熊猫在大雪中遭遇的险境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画中的大熊猫在险境之中救助同伴的场景不禁触动观者的心弦。也正是通过这样一幅幅作品的展现,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大自然、保护大熊猫。
从艺五十年 赋予熊猫文化内涵
随着长期的实地考察以及在此基础上认识的升华,马高骧笔下的大熊猫逐渐从抱竹子吃的单一小品画,发展为力图以宏大的自然生态为背景来展现熊猫日常生活的千姿百态。2007年,马高骧从艺五十年。他在个人艺术作品大展中首次公开展出了以16米长卷《四季生态百宝图》为代表的一批大熊猫彩墨画作品,震憾了前来观展的观众和媒体,该长卷被誉为当代国宝大熊猫绘画的一大创举。“把熊猫的形态跟大自然结合,而且要把它的气质、它的生活画出来,没有第二个人。”马高骧十分骄傲地说。而他并没有满足于仅仅在画作中植入自己的环保理念,而是向更加丰富和广阔的表现领域拓展,即用熊猫表现社会人际间的交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作为珍贵、和平和吉祥的象征,熊猫在马高骧笔下被赋予了超越其本身意义的文化内涵。马高骧认为,作为一个艺术家,有责任把国宝熊猫这个题材,提升到中华儿女应该共同关注的题材来画。把熊猫放在大自然这个环境中,用感情画出生态,画出和平,画出祥和。
笔墨颂“团圆” 熊猫成两岸使者
“四十余年来,我一直是用充满激情的心态去画大熊猫。”已75岁高龄的马高骧说,“大熊猫是华夏的瑰宝,是世界的活化石,艺术家不关爱它表现它,是失职的。”马老一直难忘若干年前见到过的大熊猫艰难的生活状态,更难忘溜到川地羌族民居偷吃食物的熊猫的憨态,在他眼里,大熊猫不仅仅是种濒危动物,而是和平和友谊的使者。
2006年,大陆宣布向台湾同胞赠送一对熊猫。基于对熊猫的热爱和对台湾同胞的真挚情感,马高骧陆续创作出一批表现“团团圆圆”生活的作品,来体现自己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美好前景的展望以及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民族深情。在马高骧的画作中,如《团团圆圆瑞雪丰年》、《冬尽春来》、《团圆乐春》、《春风解冻》等,不仅在形象上突出了“团团圆圆”作为和平友谊使者的可爱,而且在立意上预示着解冻的春风将展现两岸同胞共同美好的未来。马高骧说,他对大陆和台湾的两岸关系关注由来已久,也一直努力将对两岸关系友好、和谐的美好祝愿寄托在作品中。赠台大熊猫是向台湾同胞表达友好的一种交往行为,“画熊猫就是借助这个契机,表达我对台湾同胞的敬意和友谊。”